Linux学习笔记

压缩和解压类

gzip/gunzip 指令

gzip用于压缩文件,gunzip用于解压

语法

1
2
gzip 文件 (压缩文件,将文件压缩为*.gz文件)
gunzip 文件.gz (解压缩文件指令)

zip/unzip 指令

zip用于压缩文件, unzip用于解压文件,在项目打包时很有用

语法

1
2
zip [选项] XXX.zip 将要压缩的内容(压缩文件和目录的命令)
unzip [选项] XXX.zip (解压缩文件)

zip常用选项:
-r 递归压缩,即压缩目录
unzip
-d <目录> :指定解压后的文件存放目录

tar指令

tar指令是打包指令,最后打包的文件时.tar.gz的文件
语法

1
tar [选项] XXX.tar.gz 打包的内容

选项说明

选项 功能
-c 产生.tar打包文件
-v 显示详细信息
-f 指定压缩后的文件名
-z 打包同时压缩
-x 解包.tar文件

Linux分区

查看所有设备挂载情况

命令:lsblk或者lsblk -f

我当时安装windows10和archlinux的案例
  我有一个1T的机械硬盘(西部数据蓝盘)和1T(PC005)的固态硬盘我的windows10是EFI启动,我在固态硬盘上分出了300G的空间首先给硬盘建立分区,我喜欢用cfdisk
cfdisk /dev/nvme0n1
我分了296G准备挂载到根目录上分了4G准备用作swap分完盘后就是格式化磁盘了
命令

1
2
mkfs -t ext4 /dev/nvme0n7 #将我的固态硬盘第七个分区格式化为ext4文件系统
mount /dev/nvme0n7 /#将这个分区挂载到根目录

  同时也可以卸载:umount /dev/nvme0n7(若是机械硬盘则是sdx)
知识点:将分区格式化之后会给分区分配一个唯一的UUID,用命令行挂载,重启之后会失效
想要实现永久挂载则要通过修改/etc/fstab来实现挂载,添加完成后,执行mount -a即可生效(记住要保留系统快照,否则如果操作失误会导致无法开机)
  这个文件通常是在你安装完成系统后才会编辑和配置的,修改 /etc/fstab 是为了在系统安装完成后,在新系统启动时自动挂载正确的分区和设备。这样可以确保系统在启动时能够正确地找到并挂载需要的文件系统,使系统能够正常运行。
  在一个正在运行的操作系统中,根目录(/)代表的是系统根文件系统的根目录。在启动过程中,通常会有一个临时的根文件系统,它存在于内存中,称为 RAM Disk(ramfs 或 tmpfs),这是一个临时的文件系统,用于在系统启动时提供基本的文件结构和工具。

  在安装archlinux,还没有挂载任何设备的情况下,根目录(/)是 RAM Disk 中的根目录,它包含了启动所需的基本文件和工具,但并不包含硬盘上的实际文件系统。这个临时的根文件系统是在启动过程中创建的,并且在系统关机或重启时会被清空。

  一旦你开始挂载实际的设备或分区到特定的挂载点(如 /mnt),这些设备上的文件系统就成为了根目录,取代了 RAM Disk 中的临时根文件系统。这个过程通常在系统引导过程的早期阶段由引导加载程序(bootloader)完成,它会找到正确的操作系统并将其加载到内存中。
一些新东西:Btrfs,一个新型文件系统,下次可以试试
我发现我的windows系统的磁盘的文件系统为ntfs

查询系统整体磁盘使用情况

1
df -h

查询指定目录的磁盘占用情况

du -h
查询指定目录的磁盘占用情况,默认为当前目录

选项 功能
-s 指定目录占用大小汇总
-h 带计量单位
-a 含文件
–max-depth=1 子目录深度
-c 列出明细的同时,增加汇总值